“徐庶进曹营——一言不发”,在三国演义里,有这么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——徐庶。刘备在新野时,徐庶化名单福,投效与刘备,被拜为军师,并举荐诸葛亮,两人曾同侍刘备,曹操南下攻打刘备,刘备弃新野,奔樊城,走当阳,收夏口的时候,庶于其母走散,其母为操所获,逼庶投操,庶无奈,为其母,奔了曹操。或许就是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原因,为母被逼投曹操的徐庶在游易网络《幻想三国》里也未被封神成魔。

《幻想三国》徐庶与刘备
徐庶,字元直,颍川(治今河南禹州)人。汉末三国时期人物,本名福,后来因为朋友的事情杀人而逃难,改名徐庶,自此遍访名师,与司马徽、诸葛亮等人为友。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,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,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。此后徐庶仕魏,官至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。
徐庶在追随刘备担当军师时,他多谋善断,料事如神,深得刘备的信赖。一次,徐庶识破“八门金锁阵”,大败曹操官兵。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,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。徐庶早有所料,待曹仁离开樊城时就乘虚而入。结果,樊城失守。曹仁败退许昌,愧对曹操。

《幻想三国》徐庶属性图
后来徐庶弃刘归曹的情况来看,徐庶与人“共图王霸之业”的志向可能确实并非他自幼的志向,而是他折节向学后,随着学问的增长,其志向才逐渐远大起来的。但因为时间尚短,并不非常坚定,因为母亲的原因不得不投奔曹操后,徐庶对功名之事看的就很淡了,而且曹操帐下英才辈出,也没有徐庶合适的位置——徐庶的志向是与人共图王霸之业,需处于从事、别驾之位才能展现其才华的,致使徐庶最终仅做到御史中丞——实际上这时的徐庶就是一个隐于朝的大隐了。如果徐庶不归曹操而继续追随刘备,其功名虽然赶不上诸葛亮,应该也不低于孙乾、简雍之流,或许能够和法正庞统并列吧。
在魏国徐庶不被重用,不一定是能力问题,也许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。因为毕竟徐庶与刘备阵营的关系太密切了,所以魏国不可不防。赤壁时曹操让徐庶去镇守长安,也是不想让他与故主在战场上相见,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徐庶处境的尴尬。而诸葛亮说“魏殊多士耶!何彼二人不见用乎?”,则更多的是在感叹魏国人才济济和对旧友才华被浪费的惋惜,并没有想说“徐庶在魏国排不上号”的意思。更多游戏资讯敬请关注游易网络官方网站。